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吉野港神社

吉野村為1910年(明治43年)開闢的日本移民村,由於村莊剛開始沒有神社,臺灣總督府便於吉野村宮前部落,取得一甲五分的地來興建神社,滿足吉野村居民的宗教信仰需求。吉野神社於1912年(明治45年)落成,是花蓮港廳最早建立之神社,祭神有造化三神、能久親王,是當年吉野村農耕移民的守護神,並經常舉辦重要的儀式與祭典,祈求豐收。此地如今已經夷為平地,成為綠地公園,其中一部分經由客家委員會重整後設立好客藝術村與廣場,提供民眾休閒遊憩、辦活動使用。此照片為1933年(昭和8年)吉野神社的模樣,其鳥居的造型已有所改變,和1920年代的風格不同。本資料出自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此書由花蓮出身的葉柏強先生撰寫,是一本擁有大量歷史影像的書籍,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可以透過此書了解花蓮的城市變遷樣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王冠樺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3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