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港的交易場

此照片引自《時事新報》,1897年(明治30年)4月25日第9版。時事新報為1882年(明治15年)開始發行的日報,幕後推手為日本近代重要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開山撫番,花蓮港作為漢人船隻上岸、交易的地方,為了避免被原住民攻擊或影響,所以在花蓮港南北各建了一個圓形及方形的堡壘,而花蓮港交易場,為當時進行貿易生意的場所。圖中這張手繪的〈花蓮港の交易場〉便是當時阿美族和漢人進行交易的場所,看起來是一區小型平房聚落,以茅草當屋頂,外有柵欄與雜草。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林惠敏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89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