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家來看戲

照片中為民國50年(1961)在鳥踏石村中看著布袋戲演出的觀眾。「鳥踏石仔」原本是指一塊大礁石,礁石上常有海鳥群集。十九世紀時,便有人們划船來,切進海灘登陸後建立一個漁村,稱為「鳥踏石仔」。鳥踏石仔是個移民村,有琉球人、來自中國和臺灣各地的漢人、噶瑪蘭人,花蓮港竣工之後,鳥踏石漁村就被劃入花蓮港區的範圍裡。花蓮築港期間(昭和6年(1931)至昭和14年(1939)),鳥踏石仔匯聚來自各地的築港工人,有些人來花蓮築港,然後就在這個港邊小村落定居下來,這是移民來此人數最多的時期,多是家族式移民。一直到1960年代,都陸續有新鄰居搬來。民國68年(1979)花蓮港第四期外港區擴建工程開始,隨後因應擴建施工將鳥踏石仔海灘列入禁區,並且徵收漁村的全部漁具以及東岸街的土地和建物。民國78年(1989)鳥踏石仔漁村被拆村。照片提供:楊德淵。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花蓮縣文化局,《軌跡歲月:花東鐵道情懷2》(花蓮縣文化局,2010)
  • 撰寫者
    洪紹予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