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像劇目《憨子弟》於民國108年完成創作,首演於108年12月14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蔣渭水演藝廳。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製作的「傳統藝術轉譯故事-《憨子弟》」,特委託宜蘭在地團隊「蘭陽戲劇團」與「漢陽北管劇團」合作演出《憨子弟》。此劇結合歌仔戲及北管戲曲,內容包含北管歷史流派、出陣拚場文化、戲曲教學傳承等,除藉由「戲中戲」的呈現,讓觀眾一同欣賞排場、音樂、戲曲等不同型態的北管藝術風貌,以及西皮、福祿不同派別的劇目外,透過演員及樂師細緻、優美的「幼路」腔調,並用貼近現代人的語彙,融合各種藝術元素,再現北管的風華餘韻,帶領民眾透過演出認識並體驗北管曲牌、身段、歷史、戲班風俗和不同的表演形式,深刻感受臺灣北管文化的溫度與情感。
劇情大綱:高中生家麟到傳藝中心校外教學,不料竟穿越時空,來到民國43年的北管戲班「平蘭社」。當時,福祿派的平蘭社以及西皮派的悠樂堂正為了一較高下而爭得不可開交。家麟該如何排解,並且全身而退?透過這場時空之旅,家麟不僅學習傳統北管曲牌、身段,也認識了北管的歷史、戲班風俗和不同的表演形式,而在傳統與當代的文化交融下,與現場民眾共同享受了一場溫暖的北管藝術饗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