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漁具:木製浮子

(延繩釣)木製浮子,為結附漁網具上緣,與沉子搭配使用,以保持網具所預期展開的形狀。此油桐木所製作的浮子,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村的橋仔漁村展示館,形狀為吊鐘形狀,上方穿有一孔,以利穿線繫在網具上。

浮子材料早期大多使用植物性材料,如桐木、竹、軟木、漆木以及玻璃球等,現今多使用合成樹脂,主要有合成橡膠、PVC、PES、PE與ABS樹脂等。其形狀為配合各種漁具的特性與作業上的方便而有所差異,有平型、角型、棒型、球型等多種形狀,此為吊鐘型,馬祖漁民在進行延繩釣時所搭配使用。其製作過程由漁民尋找合適的木頭並削成其所需的形狀,再塗上桐油曬乾,反覆操作好幾次,直到木頭的顏色變成黃或黑色。黃鵬武耆老提及早期為了增加浮子吸收桐油的速度,曾經自己嘗試,將桐油倒入一個小罐子,將浮子放入其中,以高溫油炸的方式,反而效果也不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