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太魯閣合歡山

大太魯閣合歡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大太魯閣合歡山

合歡山,位於今日的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的交界處。周邊七座山峰所串連的區域合稱合歡群峰,為合歡溪、濁水溪、北港溪和立霧溪的分水嶺。合歡山最高峰為3422公尺,因位處高處,冬季時常下雪,林務局在此處設立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著名的觀光景點。1910年至1915年(明治43年至大正4年),日本治臺展開五年理蕃計畫後,推進隘勇線至中央山脈主脊,經總督府技師野呂寧將此山名命名。此照片為眺望合歡山的樣子,可看見山峰處積雪靄靄,推測為冬天至春天拍攝。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太魯閣合歡山 / 撰寫者:呂鴻瑋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4749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撰寫者
呂鴻瑋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