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仙寰橋1

此圖為日治時期仙寰橋的風景樣貌,從圖中可以看見仙寰橋懸吊於兩山壁之間,看起來十分壯觀驚險,當時仙寰橋的周邊設有茶屋,讓往來的人們可以在此休息。仙寰橋建於1915年(大正4年),為當時進入太魯閣峽谷的第一座鐵線橋,並寓意為度過此橋,即進入仙界。1940年(昭和15年)7月4日,由東臺灣電力會社主導開鑿自仙寰橋至溪畔,全長共5公里之自動車道,此路段被稱之為發電道路。而由花蓮港廳理蕃課主導開鑿由溪畔至塔比多(今天祥),全長共12公里的自動車道,此路段另被稱之為產金道路。產金路段的開發使原仙寰橋與周邊的古道逐漸荒廢沒落,現仙寰橋的水泥橋面仍坐落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長春橋附近。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吳緯俊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