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畫為太魯閣峽入口處的景色,以繪畫的方式呈現。太魯閣全區南、北地勢均相當地高聳,其中央地帶因位於兩大板塊之碰撞交界以及亞熱帶颱風豪雨的區域範圍,所以產生了許多錯綜複雜的地質現象,加上持續不斷進行的極速造山運動,搭配上立霧溪的下切作用,形成了許多奇特之高山、峽谷等地形,造就了太魯閣狹窄呈V字型的大理岩峽谷,其深度超過高達1000公尺,同時大理岩岩層厚度達數千餘公尺以上,分布範圍達到數十餘公里。太魯閣地區地質景觀豐富,政府於1986年(民國75年)正式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本資料出自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此書由花蓮出身的葉柏強先生撰寫,是一本擁有大量歷史影像的書籍,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可以透過此書了解花蓮的城市變遷樣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