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圖為描繪花蓮地區山脈之樣貌。花蓮境內的山脈大致以中央山脈之山系居多,而其山脈又可以根據補給地點細分為多段,鄰近花蓮地區的可以分為「中央山脈北二段」(無明山、鈴鳴山、畢祿山)。從奇萊連峰起登點松雪樓開始,經奇萊主山北峰、奇萊主山、奇萊南峰、南華山、能高山、能高山南峰、光頭山、白石山、安東軍山,以迄低於3000公尺的摩即山、草山、卡社大山為止,被稱為「北三段」,但又因為此段太長,故山嶽界復將其細分為「奇萊連峰」、能高山至安東軍山的「能高安東軍」兩段。而鄰近奇萊連峰的合歡群峰,因為中橫霧社支線(臺14甲線)的開通,沿線的山峰易於攀登,因此合歡山主峰、北合歡山、西合歡山、合歡山東峰、合歡尖山、石門山等群峰並未列入北三段之中。本資料出自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此書由花蓮出身的葉柏強先生撰寫,是一本擁有大量歷史影像的書籍,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可以透過此書了解花蓮的城市變遷樣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吳緯俊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