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一田植

此張繪葉書(明信片)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的作者葉柏強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另外從圖中可見阿美族人彎腰插秧的畫面,與漢人的稻作模式相同,主要是因日本人領有臺灣後,希望原住民放棄原先採集、打獵、燒墾等生產方式,教導原住民改種植水稻,一方面將他們固著於平原土地上,使他們難以移動而方便管理。另一方面,這樣的糧食作物生產,對統治者來說不僅可當作糧食、更能當成稅收繳納。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