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在太魯閣峽前的太魯閣婦女

從照片中可看見一位盛裝打扮的太魯閣族婦女,後方為太魯閣峽口(今日太魯閣中西橫貫公路牌坊前),一旁矗立著國立公園候補地大太魯閣的石碑,大約可推估此圖年代為1930年代。1932年(昭和7年)3月花蓮港廳成立「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日本國立公園委員前來太魯閣進行國立公園候補地考察,而後於1935至1937年(昭和10年至昭和12年)被列為國立公園候補地,此照片拍攝時間應該就在這3年之間。另外,該位太魯閣族婦女臉上亦可看見清晰的「紋面」形式,在太魯閣族的文化中,必須擅長織布與耕種的女子才有資格在額頭與臉頰上紋面,象徵美麗、避邪、勇敢,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樣的印記,在死後過彩虹橋時,橋另一端的祖靈們才會認得你是同一個族群的子孫。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