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威里事件當時的威里社頭目

在1896年(明治29年)新城事件後,日人認為太魯閣蕃蕃情尚屬穩定,因此允許賀田組在威里社附近經營製腦,次年又同意其於古魯社山地製腦,但因為金錢上的糾紛,而後於1906年(明治39年)7月30日,2名日本腦丁遭西拉岡社(Shiragan)的族人殺死,31日又有5名日本腦丁在遮埔頭(今新城鄉康樂村)附近遭威里社的人出草。日人先設立隘勇線來防範太魯閣族可能的襲擊,之後日本當局派遣南清艦隊中的「浪速」與「秋津洲」軍艦從海岸砲擊外太魯閣各社,並且更徵用阿美族壯丁「以蕃制蕃」來突擊外太魯閣各反抗部落,史稱威里事件。照片中為威里事件當時的威里社頭目Pisaw Pawan,身上靠著一把美造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連發槍。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06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