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舊城因傳統匠師眾多,儼然就是一個匠師博物館,鄂王社區遂於2012年進行「蘭城百工」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路暨文化創生計劃,希望保存與推廣匠師文化;而原本已被塑膠花所取代的蓪草紙花,從此再次受到關注。
黃德河先生(又名黃江河1928─2013),日治昭和3年(1928)生,居住於宜蘭市城隍街老城隍廟的斜對面,原為花玉號花店的負責人,8歲起幫母黃江查某做蓪草紙花,創作超過70個年頭;造花技藝源自母親學自日本人的造花技術,27歲時亦師承臺灣人造花藝大師潘牛教授,創作藝術更上層樓。
有「花非花」之稱的蓪草紙花,是用蓪草紙為主所製成的手工花,製作的步驟首先需要將染色且裁剪好的蓪草紙,用工具加以擠壓成花瓣形,然後再層疊黏上蓪草紙剪裁成的花苞、花萼和花托,之後將做好的花朵黏上用道林紙剪裁好的葉子,再包覆於捲好當成花骨幹的報紙裡,外圍纏上綠色緞帶,製成栩栩如生的蓪草紙花。
黃德河先生於2012年獲登錄為宜蘭縣「紙屬工藝─蓪草紙花藝術」之保存者,擅長的作品包括菊花、山茶花、荷花、玫瑰、薔薇及櫻花等。而黃德河先生過世之後,即由其妻子黃趙石女士登錄為該項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和其媳(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