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位於宜蘭縣境內南澳溪與和平溪(舊稱大濁水溪)流域之間,西、北、南三面環山,居住的人以泰雅族居多,他們自稱為「Klesan」,意即「翻越過高山」的人。
泰雅族的編織向來聞名,不同地區各有特色,南澳群編織的特色以紅、黑為主要基色,再以藍、桃紅、綠、黃、紫等色為搭配,圖紋以菱形、山形、橫向幾何紋飾為主,並將紋飾布滿織品,形成繁複與厚重的風格。但因著殖民與現代化的影響,傳統編織漸漸式微。
近來南澳地區興起編織復振的風潮,特別於2020年初舉辦的課程最為紮實。南澳村的彭秋玉老師帶領20位來自南澳鄉各村(南澳、東澳、金岳等村)婦女進行「南澳群Klesan傳統織布地機培訓課程」。此課程主辦單位為鄉公所,執行期間是2020/2/11─5/26,地點在南澳文化館,課程中透過仿製老織品,重拾祖先平織、斜紋織、經挑顯緯等精湛技法,色澤方面也盡量與老布比對,其功能可以製作披肩或裙子。
同時彭老師帶領織女進入中央研究院人類學博物館考察更多南澳群的傳統織品,進行重製工作。目前已進館庫房多次,進行拍照、測量與記錄圖文細節。如同彭老師所說:「追隨祖先…把南澳群美麗動人的衣裳,就從我們這批(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