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礦石

白米社區甕形的底部,礦脈裸露,沿著溪流往下沖積,石米礫礫,如同淘米後的景象,在在說明礦石的蘊藏豐碩。種類主要有白雲石、大白石及石灰石等,都是高經濟的石材。日據時期,日本人便極力推動石粉、石灰石等加工業,並設置了今日台灣水泥廠前身的「士敏土」水泥工廠。因此礦石工業之興盛吸引來的人力,奠定聚落的形成。本社區蘊藏豐富的礦藏,造就了社區內十多家礦石加工廠。其中,台泥蘇澳水泥廠生產之「石米仔」產量高居全國第一(佔80%以上),年產量為50萬公噸,乃是遠東最大廠;於日據時代便已成立,形成了本社區另一個特色,並對台灣近代經濟發展,具有相當的貢獻。今日所生產的,主要是屬於成分最高的碳酸鈣,生產的石粉仔,可用民生、造紙、建材等工業,甚至於是高科技、最精密、最先進的國防、環保都有白米石粉仔的一席之地,但因產量超高,也讓落塵量達到全國之冠數載。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白米社區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
  • 時間迄
    2030/12/31
  • 地點-緯度
    24.580842
  • 地點-經度
    121.845888
  • 參考資料
    參考:白米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文化、樂活、白米情」、宜蘭縣社區日曆2002年6月5日
  • 時間起
    1920/01/01
  • 地點
    宜蘭縣白米社區 (121.845888, 24.58084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