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顧陂拜陂文化

梅花社區早年位於羅東溪洪泛區,沒有穩固的堤防,溪水經常氾濫致堤防潰決,洪水漫漶使村莊財物家畜流失,甚至奪走了居民的性命。當颱風或豪雨時節,村裏青壯年男子分派輪值,巡視每處堤防,不分晝夜,如果遇上堤防告急時,立刻召集村民們著手搶救的工事,用杉木、樟木或粗大竹子綁成「三腳苟」「或稱石笱tsio̍h-kô」。其內側是以石頭放入草薦(草包)綁紮後兩兩互綁、或綑綁於杉木(或竹子),用來搶救土陂吸收大水拍打的衝擊以保護陂岸。地方人士把這套防禦洪水的方式稱做「顧陂」。早年在一次即將潰堤的現場,當時地方「頭人」當下在鼻仔頭陂邊祈求,許願天地神靈庇佑河水不再氾濫、河堤不再潰堤,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村裡民眾會準備飯菜、紙錢,在邊仔頭陂祭拜。後來因祈求應驗,河水不再暴漲,河堤不再潰堤,之後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社區居民會準備飯菜、紙錢,在鼻仔頭陂誠心誠意的獻上對上天及好兄弟的感謝舉行祭拜,即所謂的「拜陂」。這種拜陂謝恩的人鬼之約,已成為本地的「習俗」。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宜蘭縣冬山鄉得安村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宜蘭縣冬山鄉梅花社區發展協會
  • 時間迄
    2100/12/31
  • 地點-緯度
    24.648511
  • 地點-經度
    121.7394939
  • 參考資料
    梅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 時間起
    1900/01/01
  • 地點
    宜蘭縣冬山鄉得安村 (121.7394939, 24.6485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