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日本營林局發現太平山的森林資源豐富,遂於1915年開始開採太平山林木,並在1924年完成森林鐵道之建置。初期立意為運輸木材,後則增加旅客輸運之服務。該鐵路於本社區境內設有一隧道,其開鑿係靠人工一刀一鑿而挖掘興建的,工程之艱辛可以想見;但迄今將近百年之建物依舊完好佇立,是目前可一窺日據時代森林鐵路面貌之建築物。因此,本隧道不但是部落的重要史蹟,同時也印證了部落與太平山伐木歷史間的連結關係,目前已列入宜蘭縣歷史建築。此外,洞內棲息著珍稀動物—大葉鼻蝠,也成為部落生態體驗與導覽之重要景點。
日據時期,日本營林局發現太平山的森林資源豐富,遂於1915年開始開採太平山林木,並在1924年完成森林鐵道之建置。初期立意為運輸木材,後則增加旅客輸運之服務。該鐵路於本社區境內設有一隧道,其開鑿係靠人工一刀一鑿而挖掘興建的,工程之艱辛可以想見;但迄今將近百年之建物依舊完好佇立,是目前可一窺日據時代森林鐵路面貌之建築物。因此,本隧道不但是部落的重要史蹟,同時也印證了部落與太平山伐木歷史間的連結關係,目前已列入宜蘭縣歷史建築。此外,洞內棲息著珍稀動物—大葉鼻蝠,也成為部落生態體驗與導覽之重要景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