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私貨湧至烟市大敗 咫尺之間 炭價不同

以下為1949年(民國38年)9月7日的更生報新聞節錄。據傳近日蘇澳運來一批「樂更」香菸,且大批的運來本市,每條由37萬跌到3萬,紅樂園、新樂園,全站不住足了。去年存留在大濁水海邊附近的流木,最近市內木柴商多無價自行搬運,致市內薪柴價,一直猛瀉。連日來北濱街源源運來許多木炭,原來米崙的木炭價格要比市內便宜三分之一,運來市內出售,轉手之間便可獲得厚利。這幾天鐵路一壞即修,每天的快車,都可按時直達臺東,路局員工的勞績,民眾滿口稱譽。中華戲院近日放映的「雪梅思君」片子雖然從任何角度看來都不夠水準,但看的人還是那麼多,正當娛樂場所缺乏,這是一個明證。更生日報是以臺灣東岸地區為主要報導對象的地區性報紙,該報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花蓮地區目前仍在發行的報社中歷史最悠久的。創辦人為來自泉州的謝庸毅,戰後歷經二二八等事件後,希望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樑,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因此以「更生」為名創立此報。報紙原名為「更生報」,1971年(民國60年)3月29日更名為「更生日報」。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陳羿如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9/09/07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