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鯉魚池雖妙 山雞卻不留 池南之行

此為1949年(民國38年)7月19日的更生報新聞節錄。這次木材公司籌備處招待記者,該處門口及池南站聯絡處作業所等均有「歡迎記者參觀團蒞臨指導」的客氣十分的紅紙條,各同業「受寵」之餘,連稱「不敢當」。車至池南轉乘該公司的小火車,列車尚沒有蓬蓋,而烈日高懸藍空,同業中二三位「無帽階級」,只好以報紙張開代替抗日。列車進行中見兩旁都是童山濯濯,聽說那是戰爭期間日人不顧一切濫伐樹木;騰出空地由附近駐軍種植甘蔗以增產者,今日該處時遭颱洪之禍這是誰造的惡果?當列車以「之」字形蜿蜒上山時,俯視下面懸崖,驚險異常,大家在酷熱流汗中,加出一把冷汗。到了作業所,被招待至俱樂部,以後大家分頭遊息,久處繁雜市區的各同業,置身此大自然界中,彷彿出籠鳥兒,不禁心曠神怡。更生日報是一份針對東臺灣發行及報導的地方報紙,創刊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戰後花蓮地區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地方媒體。更生日報原名「更生報」,其由來源自創辦人謝庸毅先生希望藉由報紙發行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梁,尤其在經歷二二八等事件之後,能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報社位於花蓮市五權街36號,現址為日治時期地方仕紳梅野清太的故居。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黃心妤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9/07/19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