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1948年(民國37年)10月13日的更生報社論節錄,作者為一心。(本報特寫)這裡,在經濟管制聲中,管制的聲音雖然喊得頂響,管制的事實卻無法如理想收效。先看菜市場:豬肉每天宰量由十隻減滅至二三隻,民眾搶著購,軍隊也搶著購,警察則站在旁邊看(據說是監視市場)。其餘的豬肉往哪裡去呢?一講話...黑市出賣,於是,要購買豬肉就得走門徑,或且是託有特殊身分的人去代買,因為殺豬究竟總還要報屠宰稅,經警察機關蓋印驗訖呀!牛肉吧,一樣的難賣。青菜雖然有,排在攤上出賣的也顯得蕭條冷落了,一條鯊魚突然間在市攤上出現,立刻會圍上好幾十個人,好像發現了新大陸。肉油、花生油、木炭,根本已完全買不到,可是油總不得不吃,那當然也只好走門路了。更生日報社位於花蓮市五權街36號,由來自泉州的謝膺毅先生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所創辦。報紙創刊時原名「更生報」,隱含著「自立更生、日新又新」之意,並與當時二二八等事件後,創辦人希望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樑,幫助地方「走出悲情、重拾新生」有關。謝膺毅於2008年(民國97年)1月14日逝世之後,由其長子謝立德先生接任更生日報社長兼任總編輯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