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臺史話三十一

此篇為駱香林先生在更生日報的專欄〈東臺史話〉第三十一篇節錄。其中種甘蔗者,約居其半,1912年(光緒三十八年(光緒年號無三十八年,按年份推論作者想說的可能是大正元年))又投九萬餘金為製糖所,每歲產糖可得七萬臺斤,然因勞役,旋亦廢之。蓋農場之經營,首重勞役,而賀田初擬盡用阿棉族(今名為阿美族),為其身壯耐勞,及試用之,懶而好逸,且喜漁獵,每結伴出門,常數日不返,公家之事,絕不復顧,故賀田農場,瀕於倒閉,不得已乃從西部臺灣,招募本省農民(鹽水港與阿猴二廳)五十餘戶,又從日本招集四百餘人,預定先開二千甲。乃自木瓜溪築水圳,導溪流,以灌溉水田,設醫療機關以治病患。更生日報是一份針對東臺灣發行及報導的地方報紙,創刊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戰後花蓮地區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地方媒體。更生日報原名「更生報」,其由來源自創辦人謝庸毅先生希望藉由報紙發行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梁,尤其在經歷二二八等事件之後,能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報社位於花蓮市五權街36號,現址為日治時期地方仕紳梅野清太的故居。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陳羿如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8/04/18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