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為駱香林先生在更生日報的專欄〈東臺史話〉第四十一篇節錄。臺東一廳,下置四支廳,新港其一也,自都蠻以北,近海者皆屬之,相傳貳百年前,已有阿綿族(今名為阿美族)聚黨以居,其後省民,多由臺東移住之,為迫於蕃,用相械鬪,其後清兵屢出鎮撫,軍紀弗肅,蕃變靡常,殺伐之慘,無歲無之,即今之馬都崖,彭仔存,大通鼻,大俱來等,皆古之戰場,雖一時骨肉腥穢,數十年來居民漸聚,欝為鄉鎮矣,割台以還,惟成廣澳嘗為滋事,餘無聞焉,1917年(民國6年/大正6年)日人常率蕃丁八千餘人,開鑿道路,費時十餘歲,至1929年(民國18年/昭和4年)始成,統用工役百五十餘萬人之多,開國帑六十萬為橋梁費,苦工資會未費分文,足見諸蕃之馴矣......。更生日報是一份針對東臺灣發行及報導的地方報紙,創刊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戰後花蓮地區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地方媒體。更生日報原名「更生報」,其由來源自創辦人謝庸毅先生希望藉由報紙發行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梁,尤其在經歷二二八等事件之後,能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報社位於花蓮市五權街36號,現址為日治時期地方仕紳梅野清太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