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為駱香林先生在更生日報的專欄〈東臺史話〉第十六篇節錄,主題為築港。花蓮築港,自置廳後,無歲不上預算案,為其經費過奢,日總督不能決,輙移之內閣,而當時日人之視花蓮,猶謂諸蕃之所處,瘴癘之區,產業無所出,築港雖成,若食蟛蜞,徒嚼空螫而已,故預算案雖屢上,默默然若無所賭,而當時之廳長江口,以為築港,實維花蓮之生死關頭,爭之不得,直欲以死殉之,故常召集諸有志,同聲呼籲,行之數歲,迄無所成,然江口其心不死,日攜短杖,徘徊米崙岸上,時雇琉球漁戶善沒水者,下海探岸壁虛實,於是知南北濱多係砂土、惟米崙確為石壁,乃從日本聘專門家覆之、亦復指定米崙,至是江口乃先投三萬餘金於鳥跳石(今之中學附近)海岸,少築平坡試之......。更生日報是謝膺毅先生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在花蓮創辦的地域性報紙。最初以「更生報」為名,主要是希望在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能協助民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幫人民築起溝通的橋樑。1971年(民國60年)3月29日更名為「更生日報」並沿用至今,是東臺灣刊行最久的地方報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