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臺史話十八

此篇為駱香林先生在更生日報的專欄〈東臺史話〉第十八篇節錄。預算既定,二期工作復於1921年(民國10年/大正10年)開工,自1917年(民國6年/大正6年),一期工事告竣,經費已空,遲之四年,仍復繼作,甚矣經費之支配人事,如此其重也,花蓮璞石閣之車路既通,搬運稍便,居民漸聚,服役者漸多,故工事之進行,不大延宕,1925年(民國14年/大正14年),已通車至里壠(今之關山)矣。初臺東拓殖製糖會社,為運蔗計,嘗於臺東里壠間,自設鐵路,至是鐵路部為急交通,乃以115萬金收買之1925年(民國14年/大正14年),著手改修,逮里壠線通,改修工事,已先期完了,明年三月,正式舉行花東鐵路開通式,計程一百七千萬餘米,自1911年(宣統2年/明治44年)啟工,閱時十有七載,費七百五十萬餘金,始告成功,於以見謀事之難,成事之不易,而障礙之多,期程之過誤如此。更生日報是以臺灣東岸地區為主要報導對象的地區性報紙,該報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花蓮地區目前仍在發行的報社中歷史最悠久的。創辦人為來自泉州的謝庸毅,戰後歷經二二八等事件後,希望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樑,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因此以「更生」為名創立此報。報紙原名為「更生報」,1971年(民國60年)3月29日更名為「更生日報」。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陳羿如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48/03/09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