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為駱香林先生在更生日報的專欄〈東臺史話〉第二十四篇節錄。1905年(光緒31年/明治38年)3月31日,國語傳習所之官制廢止,公學之制度實施,則從來之分教場,改而為公學校,自分教場開設,學徒僅五十九人,經七年而改公學校,學徒亦僅增二十人,為七十九人而已,所謂七十九人,蓋合諸分教場總計之數,而分教場之遠者,南至馬大鞍,北至古魯社,可見當時兒童向學心之薄,居民之少,移往花蓮之率之低矣。日人兒童初與省民同學,1908年(光緒34年/明治41年),僅男徒四人,女徒三人已耳,雖云同學,時間外,則另行教授,其存心之偏,幾令人髮指焉......。更生日報是一份針對東臺灣發行及報導的地方報紙,創刊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是戰後花蓮地區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地方媒體。更生日報原名「更生報」,其由來源自創辦人謝庸毅先生希望藉由報紙發行為人民築起溝通橋梁,尤其在經歷二二八等事件之後,能幫助大眾「走出悲情、重拾新生」。報社位於花蓮市五權街36號,現址為日治時期地方仕紳梅野清太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