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的立霧溪

1960年代的立霧溪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1960年代的立霧溪

1960年代的立霧溪,神秘而柔美,是一條發源於臺灣中央山脈的奇萊北峰與合歡山之間的河川,自塔次基里溪起,一路匯集托博闊溪、慈恩熙、瓦黑爾西之後,於天祥附近與大沙溪交會,自此以下的河段即為立霧溪。蜿蜒曲折行進了一共58.4公里。長久以來,立霧溪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臺灣地質最古老的大理岩層,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再加上風化與侵蝕作用,最終造就了現在的太魯閣峽谷。河川本身流水湍急,落差甚大,形成不少的瀑布景點,如同這張照片的遊客,身後清晰可見瀑布景觀。照片提供:薛安程。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60年代的立霧溪 / 撰寫者:鄭景元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332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邱上林,1999,《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第二輯》。出版: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撰寫者
鄭景元
創作者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