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1960年代由黑松汽水設置於鯉魚潭潭畔的廣告雕塑,吸引遊客攝影紀念。1960年代,鯉魚潭已是大眾喜愛前往遊憩的重點景點,山明水秀的風光與美景,吸引花蓮本地與外地的遊客出遊駐足,觀光的人潮不僅帶動當地繁榮,亦帶來企業主的廣告眼光停留。當時,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民間企業投注大量資源於戶外實體廣告,人潮流量高的觀光地區當然是其中一項廣告重點,當年設置廣告雕塑的黑松公司期望能達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看得到黑松」的效果。照片提供:羅志剛。
照片為1960年代由黑松汽水設置於鯉魚潭潭畔的廣告雕塑,吸引遊客攝影紀念。1960年代,鯉魚潭已是大眾喜愛前往遊憩的重點景點,山明水秀的風光與美景,吸引花蓮本地與外地的遊客出遊駐足,觀光的人潮不僅帶動當地繁榮,亦帶來企業主的廣告眼光停留。當時,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民間企業投注大量資源於戶外實體廣告,人潮流量高的觀光地區當然是其中一項廣告重點,當年設置廣告雕塑的黑松公司期望能達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看得到黑松」的效果。照片提供:羅志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