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張照片為1960年代花蓮忠烈祠前的石階,照片中的男子站的位置大約在石階的底部,即吊橋連接花蓮市區的部分。花蓮忠烈祠的前身是興建於1916年(大正五年)的花蓮港神社,由於台灣光復初期,經濟尚未復甦,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當時的政府並未拆除原有的神社遺跡,而是將其改建為忠烈祠,祭祀革命的民族英雄與先烈。在照片中可清楚的看見石階兩側保存完整的12座石燈籠,而石階上方的鳥居亦留存下來,只是鳥居上方空心的部分已被水泥填補,改建成中國式的牌坊。照片提供:邱上林。
此張照片為1960年代花蓮忠烈祠前的石階,照片中的男子站的位置大約在石階的底部,即吊橋連接花蓮市區的部分。花蓮忠烈祠的前身是興建於1916年(大正五年)的花蓮港神社,由於台灣光復初期,經濟尚未復甦,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當時的政府並未拆除原有的神社遺跡,而是將其改建為忠烈祠,祭祀革命的民族英雄與先烈。在照片中可清楚的看見石階兩側保存完整的12座石燈籠,而石階上方的鳥居亦留存下來,只是鳥居上方空心的部分已被水泥填補,改建成中國式的牌坊。照片提供:邱上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