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為1960年代花蓮瑞穗一間江家雜貨店的老闆正在算帳。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普遍處於貧困與匱乏的狀態,當時戰爭帶來的破壞猶存,通貨膨脹的壓力尚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又帶來大量移民,使得臺灣經濟呈現緊張狀態。戰後初期的鄉村城鎮生活仍需仰賴雜貨舖的收購與買賣,雜貨舖大多收購農村生產的花生、稻米、玉蜀黍;賣的是糖米油鹽醬醋茶、碗盤、香燭、紙錢等民生用品。老闆通常身兼店小二之職,需要會撥算盤與記帳,再加上勤勞節儉、廣結善緣,雜貨舖才能在村鎮生存下去。照片提供:江志鋒。
照片中為1960年代花蓮瑞穗一間江家雜貨店的老闆正在算帳。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普遍處於貧困與匱乏的狀態,當時戰爭帶來的破壞猶存,通貨膨脹的壓力尚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又帶來大量移民,使得臺灣經濟呈現緊張狀態。戰後初期的鄉村城鎮生活仍需仰賴雜貨舖的收購與買賣,雜貨舖大多收購農村生產的花生、稻米、玉蜀黍;賣的是糖米油鹽醬醋茶、碗盤、香燭、紙錢等民生用品。老闆通常身兼店小二之職,需要會撥算盤與記帳,再加上勤勞節儉、廣結善緣,雜貨舖才能在村鎮生存下去。照片提供:江志鋒。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