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為花蓮手工麻糬的創始人曾水港先生正在處理麻糬完成的最後一道工序:裝填紅豆餡。曾水港為祖籍桃園龍潭的客家人,1936年(昭和11年)時,十五歲的曾水港先生聽說「後山」(指花東地區)地廣人稀,官廳與民間的開發組合機構均極力招攬「山前」(即西部)的勞動力東移開墾,因此與十幾個故鄉夥伴一同前來花蓮。曾水港夫婦清晨五六點便起床處理豆沙餡、糯粄,曾水港做的豆餡習慣用海邊拾來的漂流木,大火慢火熬煮,最後倒入砂糖、加入少許鹽巴,並因手工製作可與顧客交流修正甜度,因此傳開名聲。照片提供:邱上林。
照片中為花蓮手工麻糬的創始人曾水港先生正在處理麻糬完成的最後一道工序:裝填紅豆餡。曾水港為祖籍桃園龍潭的客家人,1936年(昭和11年)時,十五歲的曾水港先生聽說「後山」(指花東地區)地廣人稀,官廳與民間的開發組合機構均極力招攬「山前」(即西部)的勞動力東移開墾,因此與十幾個故鄉夥伴一同前來花蓮。曾水港夫婦清晨五六點便起床處理豆沙餡、糯粄,曾水港做的豆餡習慣用海邊拾來的漂流木,大火慢火熬煮,最後倒入砂糖、加入少許鹽巴,並因手工製作可與顧客交流修正甜度,因此傳開名聲。照片提供:邱上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