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物是大武鄉麗星照相館第二代經營者蔡景山,從師父黃一川手上接收之日本製底片相機,品牌、年代均已不可考。相機零件可各自拆分,鏡頭已遺失,底片盒需另外安裝,腳架可伸縮,底部製成尖錐狀,蔡景山表示,由於當年大武鄉尚未有柏油路、水泥地,拍攝時將三腳架插在土裡即可固定。照相時所有功能都仰賴攝影師手動調整,例如陰天拍攝時便讓相機曝光久一點,吸收多一點光線,才能使成像的明暗度更為清晰。
1950年代(民國40年代)憑藉這臺相機,麗星照相館記錄了許多大武人的回憶,每逢年節,照相館整日人來人往,都是來拍全家福的客人,鄰近學校的畢業典禮、新兵入伍前、結婚典禮等重要場合也都會拍照留念。
1958年(民國47年)蔡景山學成後回到臺中后里工作,直到1980年(民國69年)蔡景山從臺中再回到大武,從黃一川手中接下麗星照相館,同時也帶來當時較為新穎的底片相機,本文物才不再繼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