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結王公廟舊廟寄附碑

臺灣傳統廟宇建築的建造,多仰賴祭祀圈或信仰圈的民眾捐獻金錢而成,對捐資建廟者,通常會以「捐題碑」或「寄附碑」的形式向大眾宣達,其材料採木板或石材,撰書捐資者之姓名與金額。二結王公廟寄附碑,是採1920年代中期起,在宜蘭逐漸盛行的手繪彩磁,是以當時流行之白磁磚,依需求組合所需大小之白磁磚後,於其上彩繪或撰書,最後再燒製一次才算完成。二結王公廟之寄附碑,是由宜蘭花磚名匠顏金鐘所書。在虎邊之寄附碑,書有二結王公廟竣工日期與寄附者姓名、金額,尚標註此寄附碑乃「宜蘭新永昌製」與「景陽顏金鐘書」,字體頗具創意與多彩;另可由此推測顏金鐘此時(1932年,昭和7年)已開設景陽花磚,但仍與「新永昌商行」保持合作關係。其次,此碑亦標註「寄附金募集讚助員」,在五結庄、羅東街、冬山庄與宜蘭街各地均設置募集委員,各有負責募款的責任區,亦可知道當時募集寄附金的方式。第三,此碑尚標註重改築的重要領導者與工作人員,如建築主事即是人稱「四大柱」的簡奇財、簡阿財、張阿富、楊標等四人。今所見二結王公廟舊廟為1929-1932(昭和4-7)年間重建,2002年經宜蘭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舊街路98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04695
  • 所在地-經度
    121.76792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呈丰建築師事務所(2019),《歷史建築二結王公廟調查研究報告書》。
  • 資料來源
    呈丰建築師事務所(2019),《歷史建築二結王公廟調查研究報告書》。
  • 撰寫者
    林鴻文/蔡明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