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結王公廟舊廟正殿象首瓜筒

二結王公廟正殿三通五瓜構架立於大通上之瓜筒,採取的是象首的形式,相當具有獨特性。瓜筒即斗座常見的型態之一,一般雕刻成近圓球形之金瓜狀,安置在通樑上,以支承其上方的疊斗,其下方做成爪形瓜腳以抓住通樑;若其瓜腳向下延伸包住通樑則形成趖瓜筒,一般將瓜腳做成蹼狀。二結王公廟正殿象首瓜筒乃屬於趖瓜筒,以具有「太平有象」吉祥象徵寓意的象首替代常見之金瓜,且以大象獨特之象鼻替代常見之蹼狀趖瓜腳,攫住大通並承接上方的疊斗。此象首瓜筒清楚雕刻出象皮皺摺,象牙往象鼻端相接,象鼻兩側則雕以卷草。象首瓜筒的作法始自羅東震安宮1921-1923(大正10-11)年的重修,緊接其後重修的利澤簡永安宮與二結王公廟亦延續運用了象首瓜筒;及至戰後,五結加禮宛開山廟、冬山大興振安宮的重修同樣運用了象首瓜筒。象首瓜筒堪稱最具宜蘭特色之瓜筒作法。相較於羅東震安宮與利澤簡永安宮之象首瓜筒,二結王公廟象首瓜筒比例稍微扁方,象鼻較粗,在視覺上象鼻也顯得較短,耳朵亦較不明顯。今所見二結王公廟舊廟為1929-1932(昭和4-7)年間重建,2002年經宜蘭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舊街路98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04695
  • 所在地-經度
    121.76792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呈丰建築師事務所(2019),《歷史建築二結王公廟調查研究報告書》。
  • 資料來源
    呈丰建築師事務所(2019),《歷史建築二結王公廟調查研究報告書》。
  • 撰寫者
    林鴻文/蔡明志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70469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7679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五結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舊街路98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