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利澤簡永安宮木作香爐

香爐,又稱「神明爐」,用以在民眾向神焚香祭禱後,可供承載香火的容器。利澤簡永安宮安奉於供桌下桌的香爐,為木作方爐,雙展耳。爐身分上中下三段,上段簡樸無飾,僅兩側以雕有「昭和五年」字樣之錢幣狀構件與香爐雙耳連接。中段往內收束,正面陽刻以「永安宮」三字,三字之間的間隔各雕以花飾;轉角處則雕刻以竹節與竹枝、竹葉。下段量體最大,中央正面採人物戲齣透雕,中央兩位主要人物均執雙鎚,可能是《隋唐演義》中李元霸與裴元慶的對戰;周緣上方陰刻以捐獻者藍阿炉等12人之姓名;兩側陰刻以時間「昭和庚午年」、「孟冬之月」,即1930(昭和5)年冬季時敬獻。香爐雙耳採鳳凰造型,由爐身下段最突出處斜向上展開。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2008),《縣定古蹟利澤簡永安宮調查研究》。
  • 撰寫者
    葉永韶/蔡明志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