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走透透,龜山行不到

據中研究民族學研究所王崧興於1965年對龜山島進行田野調查:「查看當地居民之祖宗牌位、代數甚少,最多的僅三、四代而已。牌位上的地名有:金浦、海澄、靖邑等,大致屬漳州府的閩南人。但亦有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彰化縣。此外,有一戶江姓居民的祖先是客家人。」王崧興據此推論,龜山島居民來源大致可分為二,其一是自福建直接遷來龜山島的,其二為台灣本島遷入。1977年,集體遷村至大溪里仁澤社區,未幾,政府即宣佈龜山島列為軍事管制區,百姓依法不得進入,至此,龜山島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當地俗諺有云:「台灣走透透,龜山行不到」,龜山島似乎離宜蘭人愈來愈遠。1994年3月27日,時任宜蘭縣長游錫堃,配合文建會舉辦全國文藝季「人親、土親、文化親」的活動,舉辦了名為「歸來吧!龜山」,在近千人湧入大溪漁港觀看近百艘載著龜山島原住民與拱蘭宮媽祖的船隊,踏上了睽別十七年龜山島,一時興起了對原鄉的呼喚,也激起了宜蘭人對重新開放龜山島有著強烈的聲音與期待,2000年龜山島終於再度開放,封閉了20年的龜山島,終究還是回到宜蘭人的懷抱,繼續擔負著守護蘭陽平原的子民。(參考資料:宜蘭文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文生;謝淑娟;鄭文嵐
  • 創作者
    林茂賢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4/07/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