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合歡山根據地望合歡北峰

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至8月底,由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討伐軍司令官。戰爭軍費財源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總數超過二萬人的軍警及後勤人員動員,日方以絕對優勢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社展開全面性討伐,最終太魯閣族因武力懸殊繳械歸順。

居住在臺南的下田正於太魯閣戰役時,跟隨由少將萩野末吉率領的第二守備隊推進時所拍攝的《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拍攝內容包括山川地景、行軍過程、戰況及戰爭成果。本帖由森垣榮所經營的精美堂印刷,下田寫真館發行。本張照片為大正3年(1914)5月24日,攝於合歡山根據地(今合歡山寒訓基地,合歡東峰西北側,應為合歡山集合地),現場搭起200頂供司令部、聯隊本部使用的帳蓬,集結近一萬人,在此設立討伐司令部。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下田正,《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下田寫真館,1914)
  • 撰寫者
    華智豪
  • 創作者
    下田 正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14/11/05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