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珉〈伐木年代〉出自《蔚藍海陽墨舞風華:2018第八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散文、新詩、童話卷》,為新詩組佳作。這首以伐木的歷史構思的創作。宜蘭的伐木歷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羅東跟太平山林場了,從日治時期開始大量伐木,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到後來都因破壞環境而停止,伐木已走入歷史了。這首詩先勾勒森林的樣貌及發展,如頭圍、二圍、二結、五結地名的由來是人們「以木柵,以竹圍出」而來的。後來書寫森林中的巨木,以及周遭眾多生物,如山羌、飛鼠……。再來寫到年輪,透過年輪寫出巨木存在的歷史。然而存在久遠的神木,卻在人類的伐木歷史下「成為/支撐的柱、遮雨的頂,以及榫接的模具」,十足的悲哀。張英珉最後以巨木的口吻說「無人知曉,它總替文明遮風避雨/卻從未索取一次仰頭致敬」,人類如果不懂得感恩,歷史將一再重演,環境將被破壞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