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客家劇藝留真》:徐仁光夫婦於2006年留影

本資料取自2007年出版的《客家劇藝留真:台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該書為《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叢書》系列,記錄並研究過往發展半世紀的戲曲史。書中〈圖錄〉收錄200張老藝人提供之珍貴照片,搭配作者梳理的〈概說〉,使戲班史與圖錄更加具體鮮明,作者並對照台灣戲劇史相關研究、報刊與口述資料,探討京劇彼時在地化議題。本圖即收錄於該書〈圖錄3-宜人京班解散後(1961-2007迄今)〉。


專書介紹起源自日治時期發展的本地京班「廣東宜人園」,乃至1961年「宜人京班」經歷的年代脈絡,探究京劇「移植」到台灣後如何「內化」,以及本地京班面對來自上海與外省京劇藝人、軍中京劇團競爭的存在與合作關係。


此照為宜人京班花臉演員徐仁光及其夫人巫鳳珍合影,2006年攝於徐仁光桃園平鎮龍岡路自宅。徐仁光為廣東宜人園大花演員徐賢福之子,工大花,其妻巫鳳珍亦於班中任箱管一職。宜人京班解散後,演員各謀生路,其中大部分還是吃鑼鼓飯轉搭客家戲、歌仔戲班演戲,徐仁光、巫鳳珍夫婦及李玉蓮等主力演員則陸續加入原為四平戲班的中壢新榮鳳班(班主陳招妹),於台南演出外台京劇,達十年之久。後徐仁光夫婦還曾參加陸光臺語劇隊演出歌仔戲,徐仁光亦曾受邀至金門擔任當地高甲戲班的指導老師。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游雅筑
  • 創作者
    徐亞湘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
  • ISBN
    987-986-00-9565-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