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圯埔老街是竹山鎮現今的商業中心,同時也是竹山最早的漢人聚集區,而「林圯埔」為竹山的舊稱。圖中所示的「竹山形象商圈」即可見日治時期與戰後時期不同風格建築交融於此區,該處也是清代乾隆時期,販賣來自布袋的鹽、斗六與鹿港的雜貨,這些重要物資匯聚的街肆。
老街範圍,大致由三條西北往東南方向的道路──頂橫街、橫街、下橫街,以及四條西南往東北方向的道路──集山路、雲林路、竹山路、菜園路,這些道路所組成。竹山形象商圈就位在雲林路上,頂橫街與橫街之間。
日治時期,竹山自清代以來即有當地豐富的竹製品資源,成為竹山當地重要的外銷產業。豐富的竹資源曾導致三菱製紙株式會社覬覦,導致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當地民眾反抗的「竹林事件」。1930年代,竹山竹製品更加活躍,甚至在日本帝國的物流網絡下,大量販賣至日本、韓國。戰後因竹山的交通不便、人口外移,地方經濟較為沒落,但直至今日,竹山的筍市集仍是十分熱絡,因此,林圯埔老街也成為竹產業交易的重要街道。
林圯埔老街的街道較為狹窄,每條街的風格都不太相同。如:頂橫街為文創商品與傳統市場結合的熱鬧街區;橫街因是半世紀前最熱鬧之處店家林立;下橫街有媽祖廟,有許多午市與小吃,竹山農會與打鐵街亦坐落在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