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拓植株式會社製糖用水槽位於雲林縣林內鄉,圖中可見水槽外觀為白色圓柱建築,為戰後民眾加蓋,底部則以磚牆圍築一圈,為大和拓植株式會社使用之水槽底部遺跡。由於日治時期製糖加工的過程中,需要以工業用水作為製糖用水,故該儲水水槽於製糖加工作業中占有重要的顯得非常重要。
明治41年(1908)辜顯榮與薛果堂在濁水溪南岸所創的斗六製糖會社因經營不善,其原料採取區遭日糖收購,將斗六製糖所兩臺壓榨機搬至馬芝堡三省庄設立改良糖廍,然而辜顯榮的製糖事業並未完全撤出雲林地區,而是於濁水溪畔莿桐、林內一帶購地經營改良糖廍,為大和拓植株式會社。
辜顯榮於昭和12年(1937)過世後,交由其子辜振甫經營,日治末期各製糖會社陸續合併為四大製糖會社,辜家經營的改良糖廍也不例外,於昭和19年(1944)臺灣總督府將大和拓植株式會社的原料區併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虎尾製糖場原料區,辜家製糖事業也宣告結束。該水槽遺址為大和拓植株式會社改良糖廍之製糖設備遺構,頗具時代意義。據當地人稱戰後初期,辜家少爺曾回到此地懷念從前經營糖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