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崛頭社區鼓亭畚

崛頭社區鼓亭畚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崛頭里,鼓亭畚是台灣因應多雨潮濕氣候發展而成的大型圓桶穀倉,留有一四方形窗型入口以便納取穀物,外圍多使用白灰、黃土或混合牛糞等塗料作為外牆,上方以稻草搭建屋頂,狀似斗笠。

日治時期大正14年(1925)嘉南大圳濁幹線通水後,虎尾鎮崛頭社區因大圳的設置得以供應足夠的水源,造成農田稻米產量大幅增加,故農人將收成的稻穀以及蕃薯、樹薯和玉米等雜糧收納至鼓亭畚進行存放,崛頭社區現今仍保留近三十個鼓亭畚。

過去臺灣農人為避免蟲鼠偷食稻米,鼓亭畚只設置一道類似窗戶的小門,入口處再加以木板片框住。在農業經營日益現代化後,一般農民種稻大多收成後便直接轉賣農會或碾米廠,留供自行食用的稻米有限,故作為自家儲糧性質的鼓亭畚也引此慢慢喪失功能而逐漸拆除,並自農村風景中消失。現今農村社區透過農村再生課程,開始推廣保留舊有的農村機具和景色,故希冀保留這些尚存的鼓亭畚,並打造美化為特殊景觀,以活化社區風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儒柏
  • 創作者
    黃儒柏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7/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