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明潭發電廠鉅工分廠)發電機組位於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鉅工電廠內,圖中可見印有德國AEG公司字樣的綠色交流式同步發電機。
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堆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其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關東大地震等影響,物價上漲資金短缺導致工程延宕,昭和6年(1931)才得以復工。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式利用濁水溪上游溪水,引導至日月潭調節發電,其中包括武界引水工程、水社堰堤、頭社堰堤及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等,日月潭工事於昭和9年(1934)竣工。
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完工後,臺灣因日本政府戰略需要,發展高耗能的製鋁工業,昭和10年(1935)日本鋁業株式會社在高雄設廠。同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第二期動工,在水裡坑建造日月潭第二發電所,將第一發電所尾水導引至銃櫃壩調節後,再透過兩條壓力鋼管衝擊水輪發電機組發電。第二發電所水輪發電機組由德國AEG製交流式同步發電機,以及德國Voith製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組成,裝置容量為4萬3,000瓩,每年發電1.5億度,供應臺灣發展工業所需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