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工發電廠位於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圖中可見電廠主體與發電用的溪水。
鉅工發電廠又名水裡坑發電所、日月潭第二發電所,屬於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計畫第二期。水裡坑發電所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興建,昭和12年(1937)完工,是日月潭水力發電的重要設施。
日治時代中期,臺灣總督府提出「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大要」認為可以利用濁水溪上游溪水,導入日月潭調節後發電,隨後擬定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開始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其間受到一次世界大戰、關東大地震等影響,工程因資金不足延宕。昭和6年(1931)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引入美國外債,同年10月日月潭工事復工,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在昭和9年(1934)竣工。但因臺灣開始發展高耗能的製鋁工業,故於昭和10年(1935)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啟動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第二期工程,在鉅工村興建第二發電所,並利用第一發電所尾水進行發電。
日月潭第一、第二發電所皆在水里,臺灣電力公司為員工在發電所附近興建永久宿舍、神社、事務所等,發展出的社區型態被稱為「社宅街」,如水裡坑發電所的社宅街即在二坪路上。日月潭周圍的水裡坑、埔里街、魚池庄等村落也因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日漸繁華,水裡坑驛(今水里火車站)更成為當時中部山區樟腦、芭蕉、木材的轉運站,水力發電工程對水里當地的影響持續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