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cGRAW-HILL公司在1918年出版水力工程教科書《Handbook of Hydraulics》,封面為位於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的銃櫃壩。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提供充沛廉價的電力,使臺灣邁向工業化,在大正8年(1919)年採半官方半民間模式,吸引日本企業家投資,成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推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但因施工期間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大恐慌、關東大地震等影響,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導致工程延宕。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於昭和2年(1927),邀請美國水力電氣工事權威「石威公司」(Stone & Webster Co.)評估發電計畫,隔年3月,石威公司派遣建設部副部長Patten來臺,他帶領旗下土木技師Leave及電氣技師Wood深入山區進行技術總檢討。同年4月20日報告中,石威公司大力讚賞日本在日月潭工事中展現的技術能力,故日月潭水力發電工事燃起復工希望。昭和5年(1930)3月日本第56回帝國議會透過向美國借外債的保證,日月潭發電工程於昭和6年(1931)方又順利復工。
昭和9年(1934),日月潭第一發電所(今大觀發電廠大觀一廠)竣工,因全臺用電量大增,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隔年啟動第二工程,建造日月潭第二發電所及相關設施,利用第一發電所餘水發電,昭和11年(1936)12月興建銃櫃壩作為調整池。銃櫃壩是典型的重力壩,壩長57.2公尺、高27.3公尺,負責攔截大觀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Handbook of Hydraulics》第七版作者之一為臺灣出生的魏淇園博士(C. Y. Wei),此書特將銃櫃壩作為書籍封面,係高度肯定日月潭水力工程對臺灣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