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舊武界引水工程

舊武界引水工程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圖中可見舊武界排水道及取水口。

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為利用濁水溪充沛溪水,在上游興建武界壩及引水工程,將溪水導入日月潭發電。日月潭工事前後經歷15年,總經費高達6,800多萬日圓,動用人力達200萬人次以上,日治時期昭和9年(1934)6月完工。

武界引水工程分為八段隧道如下:

第一隧道分為上下口挖掘,上口硬質砂岩,下口地質軟弱,為風化黏板岩。

第二段隧道為黑色黏板岩。上口由鹿島組承包,下口由大林組承包。

第三段及第四段隧道地質為硬質黏板岩。

第五段隧道上口由鹿島組承包,下口由金道組承包。隧道地質為軟黏板岩。

第六段至第八段隧道由高石組承包,此為硬砂岩。

引水隧道多採人工鋼杵鑿洞開挖,以導坑人工挖鑿壓力隧道,並利用炸藥進行隧道工程。其支撐方式分為外支撐及內支撐,外支撐多採用原木及鋼板樁,而內支撐以紅磚塊勾縫支撐襯砌。武界引水工程的完成,讓日月潭水力發電量成為當時亞洲第一大發電所,充沛的動力來源使臺灣能順利朝工業化目標前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黃儒柏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7/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