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銃櫃

漢人入墾銃櫃的時間源起於道光4年(1824),集集街大墾首王增榮、陳坑2人,企圖開墾五城堡(今魚池鄉),投資修築由社仔庄、經鷄胸嶺(又名土地公鞍嶺、今二坪山)通往五城堡之路,介於社仔庄(水里永豐村)與頭社(魚池鄉頭社)之間的銃櫃(魚池鄉頭社村銃櫃聚落)在道光16年(1836)時已成為漳人聚落。

銃櫃坐落於水里鉅工村,位於水沙連古道南路上,「銃櫃」的意思就是有開槍洞口的軍事堡壘。清治時期原住民經因生活領域受到擠壓,常於水沙連古道、土地公鞍嶺山路崎嶇之地出草劫殺漢人,官府屯紮民兵駐守於此顧守,保護集集至埔里地區往來的商品與旅客,該村莊中有置火藥庫之設備,故稱銃櫃。

另一說法為日本殖民臺灣初期,曾自水里地區派兵進攻水沙連地區,居民於水沙連古道南路最高處的土地公鞍嶺附近群結寨抵抗,而武器據傳都藏放在小村莊當中,故稱為「銃櫃」。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75385
  • 所在地-經度
    120.918783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銃櫃
  • 參考資料
    陳計堯,〈試論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歷史與遷徙(1813-1934)〉,《臺灣史研究》7:1(2010年4月),頁81-13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豪經濟研究室,1958。
  • 撰寫者
    陳佩芳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753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1878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魚池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