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崎嶇難行的土地公鞍嶺

土地公鞍嶺位於水里鄉與魚池鄉交界處,該處山嶺似馬鞍也似雞胸,因此得名。相傳清朝時由南投、竹山一帶欲進入日月潭地區和埔里盆地,多經由集集、水里、二坪翻越此嶺。

道光27年(1847)閩浙總督劉韻珂曾入山勘察水沙連,曾說路途上並沒有遇到阻礙難行之路,奏疏中特別強調土地公鞍嶺山路的險峻難行,堪與北路的松柏崙相比:「其間懸崖仄磴者,為風谾口;古木連陰者,為竿蓁林;幽篁夾道者,為竹林子;壁立千仞俯瞰群峰者,為雞胸嶺,為松柏崙。」

《集集堡紀略》曾提及光緒8年(1882)臺灣總鎮官吳光亮開路進入後山,又再開通往埔裡社之路,從集集通往埔裡社之路,土地公鞍嶺是為第一崎嶇的,為讓這一條古道更加好走,吳光亮派出委員大興土工,剪伐樹木,修理崎嶇,凡有走起來顛危的地方,整理讓危險阻頓平,花了不少公帑。之後所有行人來走這一條路,雖是登山陟嶺,比昔日之困苦,卻減少一大半也。

戰後因臺21公路開築後,集集、水里與魚池、埔里之間的往來,不再需要艱辛費時地翻山越嶺,水沙連古道被公路取代後逐漸荒廢,目前僅存一段起點於水里鄉鉅工村經二坪山冰店,終點在魚池銃櫃村,全程約2.6公里、腳程約1.5小時的「二坪山登山古道」。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75385
  • 所在地-經度
    120.918783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土地公鞍嶺
  • 參考資料
    吳福助,〈賴和〈跋土地公鞍〉考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52期(2014年5月),網址:https://www.lib.thu.edu.tw/newsletter/152-201405/index.htm (瀏覽日期:2020年6月5日)。 林天龍,《集集堡紀略》手抄本,1902。
  • 撰寫者
    陳佩芳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753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1878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魚池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