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東興

楊東興入墾集集的記載始於乾隆45年(1780),其為楊振文所創立的墾號, 乾隆51年(1784)發生林爽文抗清事件,楊振文曾協助清軍進入集集追剿林爽文有功,楊氏「又購線杜敷,擒獲賊眷多名」,其與彰化知縣關係良好。 

乾隆58年(1793),四姓墾戶因故爭執,後來由墾號楊東興從中調解,代表聲望與社會地位為人敬重,此時楊振文尚在人世,協調結果由楊振文承受全面田業,以墾號名義給發墾單,設租館於集集林尾公館庄,並與此地小租戶陳坑、石井合築集集大圳,其乃利用自身與官方之良好關係,向政府申請集集地區之土地開墾權。

同年倡建媽祖廟廣盛宮,廣盛宮中最久遠的匾聯-「坤德配天」古匾,匾額的全文為「嘉慶歲次甲子瓜月穀旦立,特恩歲進士軍功即用通判楊應選」「道光歲次甲午年孟春穀旦,候選同知軍功五品職銜楊建邦重修」。匾額為嘉慶9年(1804)7月楊振文的兒子楊應選所立,道光14年(1834)正月由其堂弟楊建邦重修。今日廣盛宮裡的碑文亦記載楊東興建廟事蹟,楊東興應和楊振文、楊應選關係密切。

基本資訊

  • 聯絡地-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
  • 聯絡地-緯度
    23.8279876
  • 聯絡地-經度
    120.7925043
  • 撰寫者
    張凱惠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參考資料
    蔣任遠,〈清代彰化楊家八卦臺地兩側移墾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8月。 林文龍,〈淺談集集業戶「楊東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75期(2011年4月),網址: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75/1029(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林天龍,《集集堡紀略》手抄本,1902。 「坤德配天」古匾,匾額的全文為「嘉慶歲次甲子瓜月穀旦立,特恩歲進士軍功即用通判楊應選」「道光歲次甲午年孟春穀旦,候選同知軍功五品職銜楊建邦重修」。匾額為嘉慶9年(1804)七月楊振文的兒子楊應選所立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lat
    23.827987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lng
    120.792504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dist
    集集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type
    聯絡地地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