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的臺灣漢人多為務農、從商,知識普遍水準較差,像鹿谷林鳳池家族的知識份子在當時的年代,受大家敬重的仕紳,舉凡與林鳳池舉人相關的遺跡也一直都受到後人的保存,〈賢德可嘉碑〉便是一例,本件碑記係清同治4年(1865)立石。
〈賢德可嘉碑〉是林鳳池為歌訟水沙連保坪頂(今鹿谷鄉)許睿之妻傅氏,因其守節撫孤的賢德行為而撰寫、設立的;據說傅氏26歲喪夫卻立志守節、寡守孤兒、勤儉持家,敦睦里鄰、排解糾難,她雖生活艱困仍努力撫養當時五歲的兒子,教導兒子讀書與為人之道至長成,並光耀門楣、大振家聲。碑立街路,彰其婦德、顯其母儀,可頌可風。文末並有舉人林鳳池等士紳落銜拜贈,當見傅氏生前事蹟頗得人望。
其碑文今日放置在鹿谷圖書館前面,因九二一地震被震為數片,碑文上片佚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