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許母傅氏賢德可嘉碑記

18、19世紀的臺灣漢人多為務農、從商,知識普遍水準較差,像鹿谷林鳳池家族的知識份子在當時的年代,受大家敬重的仕紳,舉凡與林鳳池舉人相關的遺跡也一直都受到後人的保存,〈賢德可嘉碑〉便是一例,本件碑記係清同治4年(1865)立石。

〈賢德可嘉碑〉是林鳳池為歌訟水沙連保坪頂(今鹿谷鄉)許睿之妻傅氏,因其守節撫孤的賢德行為而撰寫、設立的;據說傅氏26歲喪夫卻立志守節、寡守孤兒、勤儉持家,敦睦里鄰、排解糾難,她雖生活艱困仍努力撫養當時五歲的兒子,教導兒子讀書與為人之道至長成,並光耀門楣、大振家聲。碑立街路,彰其婦德、顯其母儀,可頌可風。文末並有舉人林鳳池等士紳落銜拜贈,當見傅氏生前事蹟頗得人望。

其碑文今日放置在鹿谷圖書館前面,因九二一地震被震為數片,碑文上片佚失。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鹿谷鄉
  • 免費進場
  • 史料原文/譯文
    恭輓許府老孺人傅氏誌銘。 母傅氏,故夫君諱睿,早亡;子泉基五歲、母年二十六。寡守孤兒,識大道黃;教子讀書,擇師愼友,得甄陶焉,遂成儒業,六赴院試幾售。雖古稱斷機和丸者,不是過也。又承先世業,有坪頂七處草地;負債既多,收不償稅,業已付諸他人矣。母能轉貸贖還,以勤儉而克復舊物,耀門楣焉,其功亦偉矣!坪頂人性雖醇朴,心多愚昧,屢有鼠牙雀角、爭質於舘庭;母能剖情晰理、解紛排難,息其訟獄者,不可勝計,坪頂人心悅服焉! 其亦女中傑哉!使其故夫君未早亡、子弱冠遊泮水,母得展其內助之賢,大振家聲,使其夫與子之名遠馳於邑外矣。而坪頂之沐慈恩享安福者,可勝既哉! 乃何以家運迍邅、命途偃蹇,素志未償,仙駕忽至;卒於同治四年乙丑九月三日,壽五十七齡。孫男二人,長宗文,十一歲;次宗周,七歲。女孫五,適人三,在家二。母今舍此而仙逝矣,坪頂人欲長奉為母儀也不可得矣,豈不哀哉! 業素受厚恩,未由圖報,不禁洒淚而為之誌云。其銘曰:「北堂萱草蔭偏多,良木高山望匪他;蕙帳恩膏垂雨露,蘭幃儀羽壯山河。蟠桃此會騎黃鶴,慈姥終年伴綠莎。千載徽音應共仰,風雲雷雨永難磨」。夫誼侄廩生楊鴻藻揮淚拜贈,(夫)學弟生員補訓導林大業拜撰;欽加布政銜內史舉人林鳳池敬贈,陽明經進士補訓導廩生陳宗器拜贈。 □維同治四年乙丑歲仲冬之月立石。
  • 所在地-緯度
    23.734837
  • 所在地-經度
    120.780968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許母傅氏賢德可嘉碑記
  • 參考資料
    「明清制度與地方社會工作坊」- 清代濁水溪中下游的開發與社會經濟生活田野考察活動紀要,網址:http://mingching.sinica.edu.tw/mingchingadminweb/SysModule/mvc/friendly_print.aspx?id=508(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許母傅氏賢德可嘉碑記」,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網址: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4_002_0000157452&lang=chn(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賢德可嘉碑」,走進南投,網址:http://travel.nantou.gov.tw/detail.aspx?type=legend&id=428(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連橫,「臺灣通史卷三十一」,網址:http://www3.ptgsh.ptc.edu.tw/sub/chinese/class/class2/203/taiwan4.htm(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 撰寫者
    張凱惠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73483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78096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鹿谷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