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平臺記略》中有記載關於「林爽文事件」中的小半天戰役內容,對照現今位置,此一戰役就發生在小半天竹林村的石馬公園及其周圍。
當時準備攻打林爽文的福康安率軍凌晨三更出發,兵分三路抵小半天天色已亮,鄰近北勢溪(古東埔蚋溪)的小半天山勢陡峭,清軍拿藤當作繩索,揹著武器往上攀爬,中途遭遇林爽文軍隊的居高臨下猛烈的攻勢,其在今日的石馬公園上拏立木柵,以木柵內壘石作牆,在山寨圍牆裡搭蓋草寮;他們用砍倒的大樹橫卡在道路上,打算依恃天險死守一方。
除了兩支隊伍正面攻擊林爽文陣營外,第三支清軍由普爾普率領繞道山後(北勢溪支流,鄰近長源圳步道),出其不意在林軍營盤的後方從深溝攀爬而上,攀倒木柵,林爽文的軍隊登時被打散,清兵盡力追殺,鎗斃爽軍頭目10餘人,爽軍200餘人都被殺了,山寨內的鎗砲、鉛藥、器械及馬匹、牛隻、米榖等項都被搶走,然後將小半天木柵內的一切草寮全行焚燬。
林爽文軍隊與清兵們的戰場就在石馬公園的東邊,而最早的墓地的產生就是戰場的所在;日本時期為公墓的石馬公園因發展觀光業,2007年被規劃建為石馬公園,流傳了石馬生竹的故事,當年商人們帶了竹苗要賣給當地的區民,但居民沒錢購買,商人無奈之下把竹苗都種在這片土地,離開之前把長出來的孟宗竹毀於一炬,沒想到隔年後竟在石縫中冒出一棵棵竹筍,而保護孟宗竹的巨石形狀似馬,便取名為「石馬」。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